陕西凯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医疗仪器研发、销售、医学技术研究推广、医疗机构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服务热线:400-682-8820
医技专题
Kst Enterprise Group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技专题 > 富血小板血浆PRP > 内容正文

一文读懂富血小板血浆PPR再生组织修复技术应用

发布时间:2021/4/28浏览量:5074来源:陕西凯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什么是PRP    PRP全称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自体外周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液,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激活后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白细胞可防止感染,纤维蛋白能在局部构建组织修复所需的三维结构。浓缩的PRP成分不仅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浓缩的营养”,还为组织修复搭建了更好的修复环境,能促进和加速骨组织与软组织的修复。      PRP在临床上用于组织修复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由于PRP来源于自体,制作简单且安全有效,近几年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现已应用到了骨科(软骨损伤、肌肉肌腱损伤、骨折延迟愈合、骨性关节炎、软组织创面)、整形美容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生殖中心、神经科等多学科。



PRP的作用机制   PRP中血小板浓度达到全血的4-8倍;血小板激活后所释放的多种生长因子以恰当的浓度和组合发挥最大的修复作用,且只有人源性的生长因子才对人体产生最大的作用。



PRP的分类

    

L-PRP含有高浓度白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简称L-PRP(Leukocyte Platelet-Rich Plasma,含有少量红细胞),主要用于骨修复、难愈合创面等临床治疗。


▼P-PRP
    不含或含有低浓度白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简称P-PRP(Pure Platelet-Rich Plasma,不含红细胞),更适合运动损伤、美容外科应用。

▼PRF

液态PRP经过凝血酶或钙剂激活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PRP即PRF。


PRP的形态

   

    液态:所有制备出来的PRP都是液态,液体PRP主要用于关节腔或局部注射。

    凝胶状:液态PRP经过凝血酶或钙剂激活后即可形成凝胶状的PRP,凝胶可以覆盖到创面或者填塞到所需要修复的组织处

PRP在骨修复的临床应用
▼PRP配合植骨复合PRP的植骨修复速度比单用植骨修复速度快1.62-2.16倍,组织学检查PRP组植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RP配合治疗骨不连可以经皮注射或切开局部应用。

▼典型病例1.

2.


PRP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1.骨性关节炎

 2.修复肌腱、韧带 3.软骨损伤

 ▼膝骨性关节炎    国外最新Meta分析,与安慰剂和透明质酸相比,关节腔内注射PRP可更有效提高关节功能,且这种疗效可持续至注射后1年,关节软骨损伤或退变越轻效果越好;作者指出,注射剂量<2.0ml和采用单次离心制备的PRP效果不好。PRP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关节穿刺、注射相关的暂时性疼痛、肿胀,但无严重不良反应。



▼网球肘    来自荷兰的报道:与激素相比,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使用PRP注射治疗,可更有效的减少疼痛并提高关节功能,且这种疗效可持续至注射后1年。



▼肩袖损伤    来自印度报道: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撕裂后使用PRP,与对照组相比,PRP组VAS,CM、UCLA评分优于对照组,且PRP组早期可增加肩袖及其周围组织的血管再生。



▼跟腱    来自意大利的报道:83例跟腱病患者接受PRP单次注射治疗,随访6月,疼痛减轻,功能改善,91.6%的患者满意愿意接受再次治疗,所有受试患者无跟腱断裂。



距骨软骨损伤

    4个随机对照试验总体结果显示,与单纯微骨折手术相比,PRP作为微骨折手术辅助手段,显著改善功能,减轻疼痛,与HA相比,关节腔注射PRP也显著改善功能,减轻疼痛。



PRP在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 

PRP修复难愈创面的优势:


1.各种生长因比例与正常相近

2.含大量纤蛋白,为修复提供支架,收缩创面

3.凝固成胶状:使伤口湿润,防止液态重组因子流失,避免蒸发

4.自源性:避免排斥、传播疾病、异种重组基因

5.离心:使大量白细胞与单核沉降,有防感染作用


▼典型病例


适应症《PRP在骨关节外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1.骨折、骨不连和骨缺损。2.急、慢性肌腱韧带损伤。3.急、慢性创面。4.关节内软骨损伤。5.骨关节炎,尤其适用于轻、中度 X线或 MRI有退行性表现的症状性骨关节炎。6.其次还可用于骨髓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治疗。


禁忌症


《PRP在骨关节外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1.注射区周围皮肤病,关节穿刺周围皮肤破溃,或不能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明显肿胀、积液的患者。2.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3.败血症